乡音博物馆
毕天姝
来源: | 作者:记者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21 | 7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毕天姝(1973年9月生),女,河南济源人,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(IEEE Fellow),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、党委副书记,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,博士生导师。

 华北电力大学毕天姝教授学术简介

 

 一、基本信息与教育背景  

毕天姝(19739月生),女,河南济源人,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(IEEE Fellow),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、党委副书记,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,博士生导师。  

- 教育经历:  

  - 1997年获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;  

  - 2002年获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。  

 

 二、研究方向与学术地位  

毕天姝教授长期致力于 电力系统保护控制 广域同步测量技术 研究,聚焦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控制、动态同步相量测量等领域,是我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测量领域的领军学者。  

- 核心贡献:  

  1. 开发大型光伏电站汇集系统保护技术,解决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性难题;  

  2. 提出基于广域信息的复杂电网保护策略,推动动态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标准化;  

  3. 主导研发“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源网荷全景同步量测系统”,提升电网安全防御能力。  

 

 三、科研项目与成果  

- 科研项目:  

  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十余项,累计科研经费超5000万元。  

- 代表性成果:  

  -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7项、美国专利22项,主导制定《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及同步相量测量应用系列标准》;  

  - 发表SCI/EI论文200余篇,总被引超8500次,出版《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》等专著4部;  

  - 研发的“次同步谐振/振荡控制技术”应用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,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第8)。  

 

 四、荣誉奖项  

- 科技奖项:  

  -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2016年)、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(2017年);  

  -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(2019年,排名第1)。  

- 个人荣誉:  

  -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(2017年);  

  - 国家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(2016年);  

  - IEEE电力与能源协会杰出讲师(2020年)。  

 

 五、社会任职与人才培养  

- 学术兼职:  

  -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秘书长;  

  -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》编委、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》编委。  

- 人才培养:  

  已培养博士25人、硕士80余人,指导的博士生论文获校级优秀奖,主讲《动态电力系统理论与方法》等课程。  

 

 六、人物评价  

毕天姝教授以 “严谨治学、锐意创新” 著称,其团队被评价为 “新能源电力系统保护控制领域的标杆”。她提出的同步相量测量技术被国际同行誉为 “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”。  

 

---  

参考资料:以上信息综合自华北电力大学官网、学术出版物及公开报道。


头条新闻 TOP10

1.

2.

3.

4.

5.

6.

7.

8.

9.

10.

更多
传世名品